![]() |
|
程爱理老师主要讲授课程:《教育学》、《教育统计学》 、《教育管理学》等。
1979年程爱理在全国教育规划会议上提出利用现有条件,扩大研究生招生范围和数量,抢救学术、抢救遗产和在高等师范院校恢复教育统计学课程。这两项建议当时均被采纳。 此后,全国各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,相继恢复了研究生制度。
1979年10月程爱理配合夏聿德先生在北京师大教育系率先开设教育统计学课,结束了从1949-1979年(三十年间)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封闭教育统计学科的历史。
1986年7月国家实施卫星传播教学计划,中国教育电视试播,程老师被聘为中国教育电视试播期《教育学》主讲。
1993年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发布后,程老师就高等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和“下海”(经商)的关系、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及其制约机制、高等教育评价及其量标、高等学校发展科学技术的自主权等高校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发表意见,他的主要理论思想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同。
1996年,在中央关于“增加教育投入”的思想指导下,程教授积极开展教育经济理论研究,曾就教师工作量与工资结构发表意见,从新的角度探讨教育经费的来 源并且提出分流理论和分流系数;研究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问题;提出我国等高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配系理论并建立其模型。
2005年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理论及施策方略。
2006年至今,兼任京师博仁主任。
近年来,程老师致力于研究教育宏观管理及专业知识、专家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,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优势,积极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多元化发展之路,丰富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。
程老师,自幼家境贫寒,建国后依靠亲友和国家的“助学金”读到中学毕业。他热爱家乡、热爱祖国,愿意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,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。他知道,要真正洗雪百多年来这浸透民族血泪的屈辱历史,需要当代炎黄子孙付出艰苦的劳动。因此他写道:“羞耻的心思迫使我决心与世界教育领域的创造精神较个胜负,找出一种方法,来克服中国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难”。
担任京师博仁主任后,程老师提出以“博学守仁、经世致用”为宗旨,以“博施济众,可谓仁矣”为理念,其定位于心理应用与教育领域,发挥专家社会价值,促进科研成果转化,探索商业推广模式,服务普通大众,致力于心理应用的研究与普及推广,引导心理行业蓬勃健康发展!